我國包裝業騰飛需要培育骨干支撐平臺 |
發布時間: 2014-04-25 閱讀次數:965 |
|
我國包裝產業起步晚、規模小、技術落后、集約化程度低。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包裝產業快速發展,總產值從1980年的72億元躍升至2012年的1.5萬億元,初步形成長三角、珠三角以及環渤海三大包裝產業帶。我國包裝產業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,產品門類齊全,不少包裝科技成果已達到甚至超過國際先進水平。
雖然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包裝大國,但是,包裝產業“大而不強”的矛盾十分突出。我國包裝企業總數達30萬個,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只有2萬多家,90%左右為中小企業,呈現出集群合力不大、研發能力不強、轉型速度緩慢等特點。產業結構不合理、產品檔次偏低、自主創新能力弱等問題,已經成為制約包裝業發展的“瓶頸”和“軟肋”。專家認為,包裝業已經度過做大增量的發展階段,做強品牌、增強國際話語權將是產業發展的主旋律。
“從發展潛力和前景看,包裝產業具有產業鏈長、滲透性強、關聯度大的特點,食品、藥品、農產品、紡織品、工業品等制造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包裝產業,因而,應將其視為能夠有力帶動諸多產業發展的新興產業!敝袊b聯合會副會長金祥佐認為,我國包裝產業轉型升級的意義十分重大。目前,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已超過15萬億元,如果能夠解決精深加工和先進包裝問題,總產值至少可以提升20%。這樣,既可增加3萬億元產值,還可以解決農民就業、增加農民收入、推進城鎮化的進程。
“包裝產業已經到了提升競爭力的關鍵階段!敝锌圃涸菏啃旃谌A指出。
面對挑戰與機遇,國內眾多包裝業人士正奮發努力,力圖開拓新的藍海。
培育骨干支撐平臺
據調查機構派恩公司發布的《2018年全球包裝業預測》報告顯示,今后5年,全球包裝業市場將會以年均4%的速度持續增長,2018年產值預計將超過10000億美元。如此大的市場蛋糕,我國包裝業該如何更好地分享?
據了解,經世界包裝組織授權和中國政府批準,亞洲包裝中心(下稱“亞包中心”)作為國際組織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個世界性產業中心落戶杭州!斑@是我國搶占國際產業制高點、力奪全球性發展先機的難得平臺,它的集聚創新、輻射和龍頭引領作用將跨越式地拉近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距離,推動我國進入包裝強國建設快車道!苯鹣樽舯硎。 |